出口退税率下调 中成药濒危物种产品受累
时间:2007-09-04
浏览数:(454)
关键词:

   “受出口退税政策影响较大的是在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濒危产品这两类生产企业。”近日获悉,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牵头的医药企业进出口税收专题调研已完成前期工作,目前调研报告已提交商务部。接下来,商务部将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对该报告反映的出口退税率下调对下半年医药企业的影响做进一步评估。  
中药出口增势继续  

  “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不在不可抗力范畴,国内企业已签订的合同必须依据协议履行,因此带来的出口利润下降不可避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的罗扬表示。  

  医保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药出口5.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69%。事实上,将这个数据对比2006年海关编码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长幅度已经有所回落,2006年上半年中药出口额为5.07亿美元,同比增长27.05%。  

  “从发展态势来看,中药出口增势将会继续,出口退税率下调对中药出口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有待商务部对企业的问卷调查完成后做进一步研读。”罗扬说。  

  另外,针对业内关于6月份突击出口可能影响近期中药出口的担忧,罗扬认为,由于中成药从种植到完成生产最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其较长的生产周期导致部分企业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抢出口”。国外客户实际囤积的中药不会像西药那么多,所以这方面的影响不大。  

  濒危物种受累  

  据医保商会透露,企业反映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涉及到的具体产品有待细分。  

  “这次退税政策没有设置缓冲期,给企业抢出口带来了困难。”国内一家持有《濒危物种出口许可证》的上市企业负责人说,“原本就已经受汇率影响,现在又遭遇退税下调,公司要全力做出口的计划因此受到影响。”  
该负责人表示,国内中成药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一般,并时常遭遇国外技术壁垒,希望国家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多一些支持。  

  “此次取消涉及濒危物种的中药产品出口退税,初衷是为了保护濒危物种,我们也赞同。但有些在国际上属于濒危物种的,在中国有很多是人工种植的,比如天麻,国内人工种植量比较大。因此,希望国家能够对同种濒危产品中天然和人工种植的退税率有所区分。”业内人士表示。  

  事实上,这类处于尴尬境地的品种不在少数。罗扬表示:“此次出口退税调整对持有《濒危物种出口许可证》、从事中成药濒危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影响非常大。”  

  植物提取物盼编码细分  

  另外一个企业反映受影响较大的是植物提取物,这一今年上半年出口额达到2.5亿美元的产业,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从13%下调至5%。  

  “这里主要是海关编码的问题。部分植物提取物的海关编码被归入第29章,事实上该章主要为五矿化工类产品。企业反映植物提取物并不属于‘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产品,并且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他们希望对部分植物提取物的海关编码做进一步的细分和调整。”罗扬说。  

  据了解,植物提取物是近年来国内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从2006年上半年开始,植物提取物出口额超过了中药材及饮片,成为国内中药出口的主力军。  

  海外运作待调整  

  在出口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海外市场的变动应该引起企业的重视。罗扬认为,海外一些中药进口商开始转型为从中国进口药材和植物提取物,自己加工中成药的工贸结合型企业,这对我国的中药出口来说也是一个冲击。  

  据了解,在新加坡,市场上销售的中成药中已有2000多种是新加坡制造的。一些欧盟国家也开始从中国进口药材和植物提取物,通过二次提取或合成,生产单方植物药。 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不管海外环境怎么变,当前国内企业最关键的还是要进行自我调整,必须与海外客户进行积极沟通。  

    专家表示,今年7月份的统计数据将是最能显示出口受影响程度的指标,但由于海关统计数据通常是晚两个月才能出炉,目前尚不能过早做出结论。在出口退税率变化导致出口成本上涨的既成事实面前,企业应该依据出口形式及时调整海外运作模式。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