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市场分析
时间:2007-08-31
浏览数:(573)
关键词:

1、我国植物提取物市场稳步增长


  一方面,随着世界范围的"回归自然"呼声不断升温,植物药、天然食品已成为21世纪热门的药物和食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的关注已经由单纯的治疗到重点关心疾病的预防,使具备功能性的天然保健食品备受青睐。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植物提取物越来越受到医药界、食品界的关注,成为推进中药现代化和中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也是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一种有效方式。植物提取物行业已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每年增长率稳步在15%以上,同时也是国内主要出口行业之一,2005年出口为2.62亿美元,2002-2004年三年出口增长率在20%以上,2005年出口增长率更是达到30%。2006年上半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增势。尤为突出的是,植物提取物在近几年出口额连连攀升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出口额首次超过中药材及饮片,成为中药第一大类出口产品。海关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共出口2.26亿美元,占中药出口总值的44.62%,同比增长45.76%。


  上世纪70到90年代,中国的中药和食品企业都设有植物提取物车间,国内基本上没有专门的植物提取物企业。90年代后,国外对植物药或天然药需求增加,而中国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这自然带动了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发展。最初主要是靠原材料优势,向国外提供粗加工产品,最初的品种有银杏提取物、甘草提取物、麻黄提取物、茶多酚提取物等。到现在为止,植物提取物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国内共有600多家植物提取物出口企业,但多数为医药保健食品公司或外贸公司,生产企业约有300多家,规模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但主要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具有一定拳头产品年产值在6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为数不多,如成都华高、湖南金农、北京金可、西安高科等不超过十家企业。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主要以低成本出口原材料为主,因此受国际原料市场的波动影响非常大,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以降价低层次竞争手段为主,后果是国际市场对中国提取物的印象是低品质产品,购买价格很低,国内植提企业利润低,极大影响了国内植提行业的发展动力。国内植物提取物市场需求量一般占国内植物提取物销售规模的5%左右,大多数产品是销往欧美和日本、韩国市场。近两年中国植物提取物年增长速度很高,在30%左右,剔除成本上涨因素,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植物提取物的增长速度保持在20%左右,中国植物提取物近几年销售情况及预测见下表。

 

2、植物提取物市场竞争情况


1.产品状况


 (1)产品种类分析


  目前植物提取物按照功能用途主要分药用植物提取物和食品功能添加剂植物提取物。综合这几年国际市场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药用型植物提取物主要品种及其适应症可见下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04年组织在西安召开的"功能食品科技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日本、美国、加拿大等150名专家申报的新产品绝大多数是天然植物或其提取物:如植物异黄酮、酶法提取蕃茄红素、灵芝抗癌提取物、枇杷提取物等。从中国审批的保健食品主要功能及所含活性添加剂中,也可看出植物提取物在往功能型方向发展的趋势。 

 

  (2)产品价格分析
     中国植物提取物出口价格一直不稳定,90年代初价格呈上升趋势,从96年后开始呈下降趋势,由96年的20美元/公斤下降至2003年的11.26美元/公斤,下降了40%。从2004年起,价格又呈稳定急速上升状态,由2003的11.26美元/公斤上升到2005年的19.12美元/公斤,上升了68%,基本上恢复到1996的价格水平,特别是亚洲市场价格回升较快。
   分析原因首先是国际市场对自然药物的需求急速上升;另外提取物企业经过前几年的无序竞争,市场秩序、产品质量逐步走向规范,多数企业对市场、对产品的选择多了一份理性,一哄而上的现象有所改观,国内不少优秀植物提取物企业都进行了厂房的GMP改造,药材的GAP规范化种植,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三是中药材、中成药出口受到诸多限制,植物提取物成了中药出口的突破口。

 


3、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需求增长


  国外植物药、天然药物市场是我国植物提取物的下游市场,是我国植物提取物市场的"晴雨表"。近年来,以天然植物药为主的天然药物被国际市场日渐重视。目前已有几十种天然植物药被列入欧盟国家的医学药典,2005年,天然药物销售额约占全球药品销售总额的30%,突破260亿美元。这也带动了我国药用植物提取物出口量倍增。


  植物药市场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药品市场的增长速度,平均为10%至20%左右,其中美国高达20%至50%。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韩国以高丽参为拳头产品,近年来出口增长迅速。中东及非洲地区植物药市场发展也很快,非洲增长为12%左右。


  欧洲有数百年使用植物药的历史,在世界植物药市场上举足轻重。1999年,全球植物药的销售额达194亿美元。欧洲、北美、亚洲以及日本等各主要市场所占比例分别为34.5%、21%、26%和11.3%。德国是欧盟使用植物药最多的国家,约占欧洲草药市场的70%。目前,德国卫生部批准可供使用的植物药约有300种,并有3.5万名医生使用植物药,病人使用植物药可报销60%左右的药费。从法国政府公布的2004年法国医疗保险药品销售前10位的药品中,有两个是天然药物衍生物。

 

4、世界植物药发展趋势


   (1)将成为世界药物市场和研发的新热点


  全世界生产的化学药中,有25%最初来源于植物,最著名的有阿司匹林、奎宁、毛地黄、长春花碱和泰素等。施贵宝(BMS)公司生产与销售的泰素,在全球的年销售额已超过10亿美元。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每年从全球25个国家收集4500种植物,进行大规模的药物研究。目前,在植物药的研发方面有两个趋势: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成分研究方法(即西药化的方法,由植物提炼的单分子结构药物),二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的组分研究法。与成分研究法相比,此法更便于商业开发,也更符合我国植物药产业的现实情况。


  由于欧洲的植物药市场从政策法规、技术水平、消费者心理等几个方面发展都比较成熟,国内企业通过欧盟进入国际植物药市场是一条便捷的途径。


  (2)保健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现代社会大量的"现代病"如冠心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与人们的日常饮食有很大的关系。人们认识到,食品可以有保健甚至具有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与其病后吃药不如用保健食品防病于未然。


  (3)市场不断扩大


  国际上对植物酊剂的需求日益增长;消费者对由有机种植的药草为原料的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并且这一趋势将持续;有充足科学论据的植物配方产品逐渐增多,有助于拉近健康食品店和大众市场之间的距离。


  预计可能实现增长的产品领域如下:


  (1)复合药物:植物药产品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将畅销的草药如人参、银杏、大蒜和其它药草如松果菊相结合。
  (2)复合药物(维生素及矿物质):这类产品主要是运动营养品,对身体健康有促进作用。
  (3)印度和中国草药:过去5年基于印度和中国医学体系的产品有了迅速的发展,很多大型生产商都将印度和中国草药列入了它们的产品范围。
  (4)针对儿童的产品:过去两年一些植物药生产企业开始将目标转向儿童消费群。调查表明,儿童和一些对化学药物失望的家长对草药的反映良好。
  (5)针对男性疾病和妇科疾病的产品:针对男性疾病的产品有两类:治疗阳痿和前列腺疾病,相关的药草有花粉、育亨宾树、瓜拉拿糊和燕麦。锯齿蒲葵现在是治疗前列腺疾病最常用的药草。女性产品主要是针对月经、绝经问题及尿道感染如膀胱炎,主要的药草有类叶升麻、益母草和当归。(6)抗衰老产品:中年人愿意尝试新的药草来延缓衰老。此类药草有:牛膝草,一种印度传统药草,有助于大脑功能;乳香,治疗关节疼痛如关节炎;类叶升麻,治疗经前期综合征。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