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涉足植物提取物制药方面的省份有浙江、陕西、湖南、四川、广西等地。主要提取物包括银杏、真菌类、抗生素系列产品、半合成抗生素、中药类提取物等。今年1~6月,我国共有1085家企业从事植物提取物产品的进出口经营活动,其中参与出口的企业有736家。
存在的问题很多
出口价格下降。近年来,我国植物提取物产品出口数量大幅上涨,但出口均价却在不断下滑。1996年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平均出口价为20,130美元/吨,1999年为15,570美元/吨,到了2001年仅为14,352美元/吨。
低水平恶性竞争。行业集中度小、企业分散、经营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不强,对畅销产品一哄而上,造成市场上的低水平恶性竞争。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基本没有自己的优秀品牌。多数企业的产品仅局限于原料供应,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水平。无质量保证的低价竞争,很可能会搞乱市场,砸掉中国商品的牌子。
品牌知名度低。因原料性产品技术含量低,很难产生品牌效应。我国植物提取物兴起十几年,在国际市场上仍无叫得响的品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出口后劲。
行业标准欠缺。目前,绝大多数的植物提取物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多以合同中的质量条款作为产品交付的依据。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较为混乱,给生产经营带来了障碍。
技术装备落后。植物提取物对生产条件、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干燥设备以及技术应用于植物提取物的生产,可大大提高植物药制药工程的进展和提取物的质量。但这些技术并非普及至每个提取物生产企业,更多的小企业由于资金、人才、信息的缺乏,技术和装备都较为落后。
呼唤行业标准 培育出口品牌
从医保商会信息部了解到,近年我国出口的植物提取物发展速度很快,主要用于国外植物药的原料,这类植物提取物将是今后我国出口发展的重点。提取物的产业化将促进中成药生产分化为原料生产和制剂生产两部分,进而形成中药原料提取物产业。通过专业分工,有利于提高中药生产和经营的规范化和集约化水平。同时,在我国中药出口多年徘徊不前的情况下,以药用植物提取物组合的全新中药复方药物形式出口,是促进中药出口的一种较好方式。
提取物的产业化需要标准做基础。今年2月16日,商务部颁布了贯叶连翘、当归、枳实、红车轴草、缬草5个中药提取物的行业标准,同期发布了重新修订的《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对促进国内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参照的数据,同时对于企业采用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和方法,控制产品的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和微生物限量等安全性指标,完善并规范质量标准体系将起到推动作用。
但在我国提取物出口连年大幅快速增长的背后,也凸显出品牌缺失的尴尬。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升我国提取物产品的品牌优势,成为提取物行业的当务之急。有关专家建议,企业应把长远规划与近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高质量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着力打造和培育自己的品牌,并适时把自己的优势产品向终端消费者市场延伸,以提升全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