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科技发展现状 (二)
时间:2007-07-22
浏览数:(1419)
关键词:
1.1.3 品种内容
(1)中药品种:目前我国提取物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检测技术已能适应国际提取物市场的要求,大型提取物工厂有能力依据各国对提取物制定的相关标准或企业标准进行提取物的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我国的主要提取物品种有近百种,其中有一定代表性的以传统中药材为原料的提取物产品为银杏叶提取物、绿茶叶提取物(茶多酚)、人参提取物(人参皂苷)、甘草提取物、麻黄提取物(需许可证)、大豆提取物(大豆异黄酮)、刺五加提取物、灵芝提取物等[1,2]在中国有广泛且长期应用的来自传统中药的品种。
(2)草药品种:以非传统中药的草药为原料,在中国拥有良好资源情况的品种,如贯叶连翘提取物、红车轴草提取物、蒺藜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等[1,2]。
(3)引进品种:如紫锥菊提取物,原植物从北美引种到中国,现已在湖南、上海、安徽、北京等地有大面积种植。
(4)进口加工:直接从国外进口原料,利用中国提取物行业的技术和设备来进行加工贸易的品种,如从南非进口的加纳子(Griffonia (Bandeiraea) simplicifolia)可用于提取5-羟色胺酸;从非洲或美洲进口的育享宾树皮(Corynante jonimbe K. Schum)可用于提取育享宾;从北美进口的锯叶棕(Serenoa repens (bartram))或用于加工锯叶棕提取物;从欧洲进口的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 L.)用于提取花色苷等。
(5)其他:广义的源自于植物的品种,如天然维生素E、共轭亚油酸、二十八烷醇类、茄尼醇、皂素等。我国提取物生产企业利用较高的技术手段生产的植物精细化学品,如利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生产的番茄红素以及利用分子蒸馏技术生产的天然维生素E产品,且还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少量源自于动物的产品,大家往往作为提取物归类于该行业,如从软骨中提取的硫酸软骨素和从甲壳中提取的D-氨基葡萄糖。
我国提取物产品的品种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大量的体现中国传统中医药宝贵财富的源自于中药的植物提取物,也有利用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或强大的提取技术能力进行加工生产的其它植物提取物。还有通过在国内进行引种栽培获得成功的品种,以及直接从国外购进原料进行加工的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品种,这对中国的中药提取物产业,进而中药产业都是有益的补充,促进了中国中药产业与国际植物药产业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另外,目前丰富的品种内容也反映出中国的提取物行业正在以更积极的方式参与国际提取物市场的合作和分工,逐步摆脱以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输出为手段的国际竞争参与方式。
1.4 产品质量水平
我国的植物提取物产品,目前主要以对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进行量化来控制产品的质量,发展方向是对提取物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由于提取物生产技术及分析检测技术能力的成熟,我国提取物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在活性成分方面完全可以达到国际市场对产品的要求。以此为基础,现在我国提取物企业对产品质量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
(1)指纹图谱:我国提取物企业已开始向市场提供越来越多具有指纹特征的产品,这种指纹特征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可用来反映产品的生药来源,也就是用来判别产品的真假伪劣;另外,可用来更好的反映产品生产的过程控制,也就是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综合质量。如红车轴草、越橘提取物等。
(2)限量物质:除了对PCNB个别农残及重金属有一定控制能力外,我国提取物企业目前缺乏在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多环芳烃、二恶英等方面的控制能力。
(3)微生物:我国提取物企业基本可以提供卫生学检查合格的产品,但由于主要通过辐照来解决卫生学要求。目前在国际市场逐渐限制辐照产品并利用脉冲成像受激发光系统判断是否使用辐照,又给提取物企业带来了新的课题。
(4)其他:由于提取物市场的复杂性,提取物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既有在各个方面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的高品质产品,也有一些能够符合含量要求,但在其它内在品质上有所欠缺的产品,甚至还有添加外源性物质以求达到某些含量要求的,如银杏提取物中加入芦丁以保证黄酮总量的掺假现象。
目前的提取物行业已经比较成熟,就产品质量而言,我国的提取物行业可以提供符合国际要求的产品,这与提取物行业完全的国际市场化,世界各国的技术要求在提取物行业的快速传播的背景有关。
1.1.5生产能力及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专业提取物企业有200多家,加上一些进行提取物生产的中药及精细化工企业,数量已超过300家[3]。集中分布在湖南、陕西、浙江、江苏、四川、云南和京津地区。
湖南应是我国标准化提取物生产的发源地之一。其中,湖南九汇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是国家标准化提取物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单位,也是外经贸行业提取物标准的主要制定单位,还是“两个标准三个规程” 和鲜活药材应用理论的提出人及探试者。红车轴草、紫锥菊等提取物颇具特色。湖南金农生物资源股份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茶叶的深加工产品及罗汉果提取物方面有明显优势,湘源则在青蒿素生产上有显著特色。
(1)中药品种:目前我国提取物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检测技术已能适应国际提取物市场的要求,大型提取物工厂有能力依据各国对提取物制定的相关标准或企业标准进行提取物的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我国的主要提取物品种有近百种,其中有一定代表性的以传统中药材为原料的提取物产品为银杏叶提取物、绿茶叶提取物(茶多酚)、人参提取物(人参皂苷)、甘草提取物、麻黄提取物(需许可证)、大豆提取物(大豆异黄酮)、刺五加提取物、灵芝提取物等[1,2]在中国有广泛且长期应用的来自传统中药的品种。
(2)草药品种:以非传统中药的草药为原料,在中国拥有良好资源情况的品种,如贯叶连翘提取物、红车轴草提取物、蒺藜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等[1,2]。
(3)引进品种:如紫锥菊提取物,原植物从北美引种到中国,现已在湖南、上海、安徽、北京等地有大面积种植。
(4)进口加工:直接从国外进口原料,利用中国提取物行业的技术和设备来进行加工贸易的品种,如从南非进口的加纳子(Griffonia (Bandeiraea) simplicifolia)可用于提取5-羟色胺酸;从非洲或美洲进口的育享宾树皮(Corynante jonimbe K. Schum)可用于提取育享宾;从北美进口的锯叶棕(Serenoa repens (bartram))或用于加工锯叶棕提取物;从欧洲进口的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 L.)用于提取花色苷等。
(5)其他:广义的源自于植物的品种,如天然维生素E、共轭亚油酸、二十八烷醇类、茄尼醇、皂素等。我国提取物生产企业利用较高的技术手段生产的植物精细化学品,如利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生产的番茄红素以及利用分子蒸馏技术生产的天然维生素E产品,且还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少量源自于动物的产品,大家往往作为提取物归类于该行业,如从软骨中提取的硫酸软骨素和从甲壳中提取的D-氨基葡萄糖。
我国提取物产品的品种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大量的体现中国传统中医药宝贵财富的源自于中药的植物提取物,也有利用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或强大的提取技术能力进行加工生产的其它植物提取物。还有通过在国内进行引种栽培获得成功的品种,以及直接从国外购进原料进行加工的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品种,这对中国的中药提取物产业,进而中药产业都是有益的补充,促进了中国中药产业与国际植物药产业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另外,目前丰富的品种内容也反映出中国的提取物行业正在以更积极的方式参与国际提取物市场的合作和分工,逐步摆脱以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输出为手段的国际竞争参与方式。
1.4 产品质量水平
我国的植物提取物产品,目前主要以对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进行量化来控制产品的质量,发展方向是对提取物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由于提取物生产技术及分析检测技术能力的成熟,我国提取物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在活性成分方面完全可以达到国际市场对产品的要求。以此为基础,现在我国提取物企业对产品质量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
(1)指纹图谱:我国提取物企业已开始向市场提供越来越多具有指纹特征的产品,这种指纹特征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可用来反映产品的生药来源,也就是用来判别产品的真假伪劣;另外,可用来更好的反映产品生产的过程控制,也就是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综合质量。如红车轴草、越橘提取物等。
(2)限量物质:除了对PCNB个别农残及重金属有一定控制能力外,我国提取物企业目前缺乏在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多环芳烃、二恶英等方面的控制能力。
(3)微生物:我国提取物企业基本可以提供卫生学检查合格的产品,但由于主要通过辐照来解决卫生学要求。目前在国际市场逐渐限制辐照产品并利用脉冲成像受激发光系统判断是否使用辐照,又给提取物企业带来了新的课题。
(4)其他:由于提取物市场的复杂性,提取物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既有在各个方面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的高品质产品,也有一些能够符合含量要求,但在其它内在品质上有所欠缺的产品,甚至还有添加外源性物质以求达到某些含量要求的,如银杏提取物中加入芦丁以保证黄酮总量的掺假现象。
目前的提取物行业已经比较成熟,就产品质量而言,我国的提取物行业可以提供符合国际要求的产品,这与提取物行业完全的国际市场化,世界各国的技术要求在提取物行业的快速传播的背景有关。
1.1.5生产能力及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专业提取物企业有200多家,加上一些进行提取物生产的中药及精细化工企业,数量已超过300家[3]。集中分布在湖南、陕西、浙江、江苏、四川、云南和京津地区。
湖南应是我国标准化提取物生产的发源地之一。其中,湖南九汇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是国家标准化提取物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单位,也是外经贸行业提取物标准的主要制定单位,还是“两个标准三个规程” 和鲜活药材应用理论的提出人及探试者。红车轴草、紫锥菊等提取物颇具特色。湖南金农生物资源股份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茶叶的深加工产品及罗汉果提取物方面有明显优势,湘源则在青蒿素生产上有显著特色。
最新文章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