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有关中医药学术交流的建议
时间:2007-07-12
浏览数:(1675)
关键词:

  

   国外专家、学者和德籍华人情系中医,不断提供信息,献计献策,诸如关注德国老人医疗保健的新问题、合办中医方面的医、教、研机构等。

1.德国老人医疗保健的新问题


  在德国,有一帮人常常光顾中医、针灸医院或诊所,甚至愿意自掏腰包看病、保健,他们多是老年妇女,目的是借助于异国奇术来除病消灾、益寿延年。这些人经济宽裕而支出较少,收入主要来源是退休金。德国的退休金按个人最高工资打折发给,一般在80%左右。工资逐年增长,资深者自然升级加饷,即便只得薪金的75%也已不菲。支出减少可达50%左右,因退休后纳税义务减少,着装、旅游也少,超前消费的购房欠款业已付讫,不必再缴纳昂贵的房租(占收入的1/3以上),老年丧偶者还可享受对方养老金的60%,等于两人工资一人用,故能生活富裕,多有盈余,因而注意力就集中在去除病痛、颐养天年,热心访求防治慢性病的良法、保健新方,她们的呼声往往受到政府、保险公司等多方面的重视。再有,60多岁的女性虽失去了花容月貌,却又"恐美人迟暮",更依赖美容。比如汉堡有家诊所承揽的消除眼角皱纹业务,生意兴隆。打一针索金2400马克,保障两周内眼皱减少到最低程度。难以定量分析!),有些很有身份的人也去应急打上一针,有位医学女傅士为主持儿子的婚礼也走进了这个诊所。注入的填充剂不外硅校、水囊、油囊之属,治标不治本,不如用中药开发抗衰老、抗自由基产品来标本同冶的好。  

 

2.合办中医领域的医教研机构


  德国各州、市均有中医机构或华人居住,那些机构和德国公民都有权研究任何科学,当然也可以与中国的中医院校、研究院所、中医医院联合开办非赢利性的中医或针灸研究所。可以设想,这些单位自负盈亏、行政财务独立,而业务上隶属于中国的有关中医机构-为其派出机构,招牌不妨直书"中国××中医学院(研究院)驻××中医研究所"。然后,此中研所出面公开与当地医界同道如大学医学院、大医院、私人诊所、针灸或中医学会合作联网,共同发展中医的医、教、研和学术交流。可试用多种灵活形式,举例而言,①举办"中医信息发布聚餐会",以专科医生为对象,介绍中医药对某些西医难症研究的新进展,材料可选自国内医学杂志。②开设针灸技巧短训班、假日进修班以及有关中医理论的专题读书研讨会,还有民间医师、医院的交流会。③与德国公立医院、研究所合作对一二种疾病进行临床研究,参与科研设计、观察与试验以及结果总结等全过程,并认真总结改进。课题如针麻应用、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藏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震颤性麻痹(Parkinson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震颤性麻痹这类神经系统疾患百无良法,久治不效,现德国有些减轻症状的药物,但价格昂贵、副作用严重,停药后发生反跳,病情明显加重,国内中医研究院试用针灸、中药加氧气疗法似乎有效,曾使陈景润的病情多年缓解,应属一项成果,期望能总结推广。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