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研究规范渐获国际认可
时间:2007-07-05
浏览数:(1814)
关键词:
     以“专利许可转让”推开国际市场的大门,由外资公司来进行中药的临床研究和市场推广,或将有助于增加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信任度。6月22日,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以专利许可的方式与英国植物制药公司签订一种新型中药的合作协议,为饱受争议的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借助国外推广能力

  6月22日,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下称军科院放辐所)与英国植物制药公司在北京签约,双方就代号为NJS的新型抗痴呆中药的专利许可方式和合作内容达成一致:军科院放辐所以专利许可的方式,向英国植物制药公司转让NJS的相关技术,并配合后者完成研究进程,而后者则获得该药的独家许可权,负责临床研究以及将NJS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开发上市。

  “这次出售的是独家专利许可权,知识产权还属于我们,我们对他们的研发和经营都有监控权。”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向军日前向《医药经济报》记者透露,这一合作可能成为目前国内医药最大额度的专利许可转让。但胡向军同时表示,由于英国植物制药公司是上市公司,目前包括具体转让金额等有关合作的具体细节仍不便披露。

  据了解,NJS是从传统中药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中提取的,军科院放辐所研究员马百平领导的课题组历时10余年,目前已经完成全部临床前研究,该药在开发初期就申请了中国专利,并在欧、美、日、韩等多个潜在市场申请了国外专利。目前NJS的基本专利已取得美国、韩国、中国的专利授权,其他国家也在审查授权过程中。

    同时,围绕NJS的制备方法、新用途、衍生物等也申请了一系列国内外专利,初步形成了对核心技术的专利保护网。然而,由于巨大的临床资金压力,以及出于不具备自主向国际市场推广能力的无奈,军科院放辐所不得不选择转让专利许可权一途。胡向军表示,选择与跨国公司合作,主要是考虑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一直以来,国内药品在全球推广上存在短板,他们希望借助具有推广能力的跨国企业将该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中医药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困境,主要是中西方在药品安全、有效和可控等概念的理解上有明显的差异。”NJS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马百平表示,外国公司能够在中药的研究开发和市场推广上采取与国内不同的策略,按照外国的规矩和策略走,这样有利中医药走向国际市场。他同时表示,要在根本上解决中医药在海外上市的问题,还是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只有做到阐述中药的核心问题,才能与西方的观念表述接轨,获得其认同。

  据马百平介绍,从传统中药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中发现的NJS,经实验室研究表明,可显著改善多种痴呆动物模型的学习记忆功能、增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市场前景广阔,可用于早老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及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并在此3个应用领域均有专利保护,可有效阻止竞争对手。

  中药研究规范渐获国际认可

  作为我国独立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项目,NJS的成功转让,也标志着我国在药物研究水平及研究规范等方面已逐步获得国际认可。“这种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国际标准为矛、以专利保护为盾的研究模式是一个生动的进军国际市场的案例。”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孙建中表示,“这是中国首次将中药知识产权许可给国际公司,标志着中国在药物研究水平及研究规范等方面已逐步获得国际认可,是向中药国际化迈出的可喜一步。”

  据悉,英国植物制药公司总裁戴瑞·里斯对于这次合作表示“十分兴奋”,“对产品的前景十分乐观。”

   他认为,目前完成的临床前研究工作极为出色,为产品的国际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戴瑞·里斯透露,该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在中药领域与中国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据悉,英国植物制药公司主要从事新化学实体和植物提取物的开发,产品涉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炎症和皮肤病等领域。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